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南方寺佛學講座 汲取度一切苦厄智慧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南方寺佛學講座 汲取度一切苦厄智慧

【人間社 陳山林 馬來西亞巴生報導】 2025-04-28
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聯合會中馬協會巴生分會於4月20日假佛光山南方寺舉辦佛學講座「度一切苦厄」,邀請佛光山修持監院室監院慧思法師主講,逾130位信眾踴躍參與,共沐法喜。

慧思法師以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述「度一切苦厄」,整場講座中不斷與大眾互動,氣氛熱烈。本場講座則著重探討如何在生活中實踐「度一切苦厄」的智慧,內容圍繞著如何從此岸走向彼岸,從苦轉為樂,從無轉為有,從不好變為更好,從愚痴邁向智慧。法師強調,放下、看破、不執著是離苦得樂的重要方法,而培養慈悲心,更是度一切苦厄的關鍵所在。

隨後,法師引用《雜阿含經》第十三〈大空法經〉中的教義,提到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」,指出世間一切法的存在都是「因」和「緣」所生起,說明萬事萬物皆是因緣所生,並非單一因素所能促成,彼此之間皆具有密切的相依關係。

法師進一步闡述「十二因緣」起即: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因果相續而成的關係,全由自己造作的,形成輪迴不息的苦果。這一切,都是眾生在無明驅使下所造作的因果循環。唯有透過智慧的觀照,明白因果不昧的道理,才能在困境中找出根源,進而學習接受、轉化與放下,更要懂得改善逆緣,創造善因,從而轉苦為樂,走向覺悟之道。

此外,法師亦提到用十二因緣來說明四聖諦,只要通達苦、集、滅、道,便能證得徹底離苦的智慧與自在。苦的生起,根源於以「我」為中心的欲望與執著。因此,法師勉勵大眾明白真理,邁向解脫的道路。

接著,法師引用《普門品》中的句子:「生老病死苦,以漸悉令滅」,勉勵大眾學習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與般若智慧。法師指出,修持觀音法門不應僅止於口誦聖號,更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觀音菩薩的慈悲精神與智慧行願,方能真正離苦得樂,漸次消除人生中的生老病死之苦。
12345678910第1 / 200頁
追蹤我們